Archive for the ‘Collective Thoughts’ Category

東京TDC賞2012

with 2 comments

心目中最重要的平面設計獎項 Tokyo TDC 2012 昨天正式發表結果。在去年因投票方式不同,產生了個人認為相當詭異的大獎得主後,今年大獎(Grand Prix)由Why Not Associates眾望所歸的Comedy Carpet獲得,這是過去三年來他們在TDC的第二個大獎,也是2000年開放國際參賽以來的第三次,超越在20072008連續兩年奪得大獎的服部一成。而在常設的次獎項TDC賞中,五件作品有三件從字體設計項目中被選出,這也是歷年少見的,此外比較可惜的還有幾乎年年都在名單上的華人設計師則是近年來首度缺席了。

目前網站上公布的只有主要項目的得獎名單,並沒有比較清楚的作品圖檔,最多只能試著在網路上搜尋相關的網頁附上(得獎作品以實際公布為準)。想仔細看作品的話可以等過一陣子官網上的更新或者明年底出版的年鑑了。

 

【Grand Prix】
― Why Not Associates(英國)
Trail「Comedy Carpet」(CL. Blackpool Council)

 

【TDC賞】
― Michael Amzalag & Mathias Augustyniak, M/M(paris) (法國)
CD Jacket・Book・Application「björk : Biophilia」(CL. björk)

 

― 川村真司 / 清水幹太 / 森本友理
MV「androp music video “Bell”」(CL. 株式会社ワーナーミュージック・ジャパン)

 

― Rick Banks(英國)
Type Design「F37 Bella」(CL. Face37)

 

― Martin Borst(德國)
Type Design「Mondra

 

― 大日本印刷 (伊藤正樹)
Type Design「秀英体 平成の大改刻

 

【特別賞】
― 祖父江 慎+吉岡秀典
Book Design「きのこ文学名作選」(CL. 港の人)

 

【TDC RGB賞】
― いすたえこ+伊藤ガビン+林洋介+宮本拓馬
特設Site+CD Jacket「(クチロロ)新譜『CD』」(CL. commmons)

 

【Book Design賞】
― Alexander Gelman(美國)
「Sequencer Books」(CL. Sequencer)

 

【Type Design賞】
― Underware(荷蘭)
Mr Porter custom typeface」(CL. Mr Porter)

Written by wowee

December 3rd, 2011 at 12:23 pm

Posted in Collective Thoughts

Tagged with

電影狂的世界地圖

with 8 comments

 

There are no new waves, there is only the ocean.
– Jean-Luc Godard

 

儘管熟知許多資訊和本身是否擁有感受能力完全是兩回事,但每當探頭望向電影這一百多年來在世界各地所堆壘的成果時,總有如同面對一片無邊無際大海的遼闊之感。在兩年前多曾經以這個方向整理過一次片單後,這回改用地理區域分類,主要以MUBI豆瓣兩個網站上許多令人欽佩網友整理的資源,輔以腦中有印象的相關片單,於下面一口氣放出,希望對電影有好奇的同好能有點幫助。當然這類東西保證是掛一漏萬,所有如果有什麼其他同類有趣的單子也非常歡迎一併補完。

 

美國:TSPDT網站歷年1000大片單中美國導演部分(這裡有近萬的海選片單) + 21世紀250片美國導演部分| 美國獨立電影 | NO WAVE CINEMA | 美國MUMBLECORE | 100部決定美國的電影 | kenji的美國電影 | 千禧年後最佳美國電影 | 美國作者導演名譜| Bravo 100部最好笑的美國電影 | 好萊塢商業大片原創動畫概覽 | Martin Scorsese 美國電影之旅中提及的電影 | 夏威夷電影 |

加拿大:kenji的加拿大 | 魁北克 | 加拿大導演名譜 | Gabriel Faucher-Harrison的魁北克 |

大拉丁美洲:apursansar的拉丁美洲最佳50部電影 | 拉丁美洲紀錄片歷史 |

中美洲墨西哥電影大全 | Greg的墨西哥經典電影 | 墨西哥黃金時期電影 | kuxa kanema的十部墨西哥新電影 | 被埋沒的聲音系列:玻利維亞委內瑞拉牙買加海地 | 革命後的古巴電影 | 古巴歷史、革命及社會相關電影 |

南美洲: paulo machado的巴西電影 | BaalMan的重要巴西電影 | 巴西新電影(Cinema Novo)及資料補充123 | 軍事獨裁時期的巴西 | 巴西邊緣電影(Marginal Cinema) | F.的巴西邊緣電影 | 00-09年巴西最佳電影 | Mubi上的阿根廷電影 | 阿根廷電影新浪潮 | 帕塔哥尼亞高原致敬 | David Germán Ordenes的智利電影 | Agustina的智利 | paulo machado的烏拉圭哥倫比亞秘魯 | 巴拉圭 |

 

中港台kenji的中港台 | 中文電影250強總榜 | 台灣金馬影展百大華語電影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華語電影100 | 看電影雜誌中文TOP100 | 香港十大導演心中的最佳華語電影 | 台灣導演名譜 | 1991-2011的台灣電影 | Myra的台灣電影中國電影 | 俗人李的大陸電影 | 大陸獨立電影劇情片紀錄片 | 中國禁片賞析 | 中國五星獨立電影 | 電影世界十年間50部被忽視的中國電影 | 世界電影節獲獎的中國電影 | 中國第四代導演 | 看電影雜誌1909-2008百大香港電影 | LoveHKFilm的9000年最佳港片 | 香港作者導演名譜 | 哇呵呵哈哈收藏的港片 | 邵氏出品 | 嘉禾出品 | 香港影人推薦百年港片佳作 |

日本:kenji的日片正典 | Frank W的日本紀錄片 | Frank W的80’s90’s00’s | 電影旬報歷年十大(1926-迄今)20世紀百大 | シネマの雑記帖自99年起各大日本年度10大(包含口味獨特的映畫芸術) | MIDNIGHT EYE網站00後十年選 | The J-Film Pow-Wow的百大日片(以及Feature中各類日影相關Top 10) | 銀魚集的日本電影 | 巨大的日本電影片單 | 看電影特刊日片Top 50 | Mono No Aware的JAPAN 100 | kenji的重要武士片 | 粉紅(ERO)映畫 | 日本新浪潮 | 日本新浪潮時代 | 日活浪漫春畫 | 經典怪談 | tellwind的劇場及OVA日本動畫佳作選 |惡魔的步調日系動畫佳作選 (劇場部分其他)| Coheed 2.0的日本動畫 | 日本黑色電影 |

韓國韓國80-90年代新浪潮 | 1995-2011南韓電影 | philosi lentio的韓國當代經典 | 韓國映像資料院映畫100選 | 木衛二的韓國電影 | 看電影雜誌的韓國電影100 | 哇呵呵哈哈的韓國現代電影 |

 

中東:kenji的伊朗重要影片 | 伊朗電影小世界 | Commie Bee的伊朗電影 | Kicking the Habbit的伊朗電影 | vahid的伊朗電影 | 阿拉伯語電影入門(含北非) | 以色列電影 |Kim Packard的以色列電影黎巴嫩電影 |

印度半島kenji最喜愛的印度電影 | 印度前衛電影 | 印度通俗電影 | Sanjib Dey的最佳印度電影 | 寶萊塢 | Filmy的印度電影 | 印度紀錄片歷史 | Kolar的巴基斯坦電影 | 斯里蘭卡電影 | 孟加拉電影 | kenji的尼泊爾 | 不丹導演電影 |

東南亞:豆瓣上的泰國電影 | 泰國聲色電影新浪潮 | Nguyen Thai Vi的越南電影 | homer harianja的馬來西亞電影 | 大馬獨立電影初浪潮 | 新加坡電影 | 星島導演名譜 | scorpiorising的菲律賓電影 | Critic After Dark 菲律賓影史百大 | Jerome Magajes的菲律賓電影 |

印尼:kuxa kanema十部沒被看見的印尼珍寶 | Tabloid Bintang 06年選出25部最佳印尼電影 | Bryter Layter 印尼十大 | Andhika Eka Buana的印尼 | Addiena of Mubi land的印尼電影 | Jerome Magajes的印尼電影 |

紐澳:kenji的澳洲和紐西蘭 | Elric的紐西蘭 | 偉大的澳洲電影 | 澳洲導演名譜 |

中亞(含蒙古):arsaib的中亞電影 | kenji的哈薩克片單 | 哈薩克新浪潮 | 烏茲別克 | 蒙古電影 |

 

義大利:kenji的義大利重要電影 | Dizionario dei Film四星以上銀魚集的義大利電影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義大利式西部片義大利恐怖和B級片(Horror & Giallo) |

伊比利半島:kenji的西班牙 | Angel的西語電影西班牙導演名譜西班牙語電影加泰羅尼亞電影西班牙紀錄片 | kenji的葡萄牙 |

俄羅斯/前蘇聯:kenji的俄羅斯(前蘇聯)重要影片 | 55部俄羅斯(含前蘇聯)二十世紀最佳影片銀魚集的蘇俄電影俄羅斯導演名譜 |Pavel的100部蘇聯電影 | BabaYagad的俄羅斯電影 | 新近俄羅斯沈思電影俄羅斯新浪潮俄國動畫大師 | 60-90年代立陶宛電影當代立陶宛電影愛沙尼亞電影 |

高加索地區:kenji的高加索片單亞塞拜然片單 |

東歐(巴爾幹南歐):kenji的東歐(包含所有非前蘇聯的共產國家 + 希臘) | 巴爾幹症候群阿爾巴尼亞 | Dimitri’s Psahos的保加利亞 | Dimitris Psahos的希臘 | Pedja的南斯拉夫東歐詩意電影館 | Kolar的馬爾他電影南斯拉夫黑浪潮 | Redhimihai的羅馬尼亞製造 | 8 paduchi的羅馬尼亞羅馬尼亞新浪潮 |

土耳其:kenji的土耳其 | Serdar的土耳其電影 | 土耳其過去四年最賣座本土片土耳其奇幻電影 |

 

法國:kenji的法國必備電影 | 法國當代導演名譜 | 銀魚集的法國電影 | 半解的法國 | Celine的法國 | Julesallen的百大法片 | Marcos A.Ally the Manic Listmaker看過的法國電影 | ForbidenPlanet的經典法國電影 | kuxa kanema 千禧年後20部被忽略的法片 | 周星星的法國新浪潮專題 | 新法國極端電影及其影響 | 凱薩獎1976-2010最佳影片提名 | 法國動畫 | ZANZIBAR FILMS |

西歐:akujin的比利時 | kenji的比利時 | 比利時導演名譜 | Frank W的重要荷蘭電影 | 荷蘭導演名譜 | 荷蘭紀錄片 |

德國:kenji的德國必備電影 | Eskalierende Träume的百大德國電影 | Grey Daisies的252部德國冷僻經典 | KEVIN HACKNEY的百大德國電影 | kuxa kanema的當代德國電影 | 銀魚集的的德國電影| 威瑪共和時期電影 | 第三帝國時期電影Rubble film) | 德國新電影 | 東德電影 | 柏林學派資料補充) |

中歐:kenji的匈牙利 | 匈牙利導演名譜 | kenji的捷克斯洛伐克新浪潮 | 捷克電影新浪潮 | 斯洛伐克電影學院的60-80電影選 | akujin的捷克 | 銀魚集的捷克和斯洛伐克 | 捷克的紀錄片 | kenji的波蘭電影 | akujin的奧地利 | Kolar的瑞士電影 |

大不列顛:kenji的大不列顛 | 英國導演名譜  | Timeout Lodon Top 100 UK Films | J’enten​ds plus la guitare的不列顛電影銀魚集的英國電影當代英國電影 | kenji的愛爾蘭蘇格蘭威爾斯相關電影 | 電影中的蘇格蘭60年代英國新浪潮的社會寫實 |

北歐:kenji的斯堪的納維亞 | 8 paduchi的斯堪的納維亞銀魚集的北歐 | Kolar的冰島電影瑞典電影 | akujin的丹麥芬蘭導演名譜挪威電影新挪威威電影 | Eirik Smidesang Slåen的挪威電影 | 丹麥電影協會2000年的百大丹麥片 |

 

非洲:kenji的非洲必備電影馬利 | 亞撒哈拉地區 | 失落大陸系列:南非喀麥隆莫三比克突尼西亞 | 非洲計畫 | kuxa kanema的埃及 | 奈及利亞(Nollywood)|

其他關於羅姆人(吉普賽)的電影 | TAKE 100 | kuxa kanema的第三電影| kuxa kanema來自全球的電影 |kenji的各國電影前15強 |  kenji的環遊世界80片 | 電影世博會 | scampi的百國百片 | 發現世界電影 | 安錫電影節06年選出世紀百大動畫 | 看電影雜誌百大Cult Film | 沈思電影入門便利包 |AVANT-GARDE FILM | 新酷兒電影 | 默片電影系列 | Laputa於03年選出世界和日本動畫150 | 黑色電影(Film Noir)| TSPDT的黑色電影 | kenji的重要西部片 | 800部以上紀錄片 | 海から始まる!?上的世界各電影獎和電影節 | CHINO KINOMovie On上的各大電影獎 | The Directory of World Cinema書系已經和即將出版的專書 | 2001年的專書Film: The Critics’ Choice |

■ 會動的Gif.圖片來自IF WE DON’T, REMEMBER ME.網站

 

Written by wowee

July 17th, 2011 at 8:00 pm

Posted in Collective Thoughts

Tagged with

【Cannes 11】得獎名單

with 7 comments

Tree of Life Movie Poster

好吧,至少我猜對了金棕櫚獎得主。然後可以安慰的是,其他影片除了Le Havre如去年呼聲極高的Another Year一樣全面槓龜、Once Upon a Time in Anatolia「並列」評審團大獎、Polisse得到評審獎以及最佳劇本沒猜到外,至少其他得主至少都在昨天預測名單的第二落點之內(有人這樣安慰自己的嗎?)。儘管之前說過只看名單不怎麼令人興奮,其實現在整體來看今年坎城競主競賽的實力不只不錯,而且頗為平均,並未出現單純一面倒惡評的作品。主因在於幾乎所有名宿都有發揮實力,除了Malick和von Trier帶給了我們兩部可能潛在的經典,其他也沒有誰表現特別失常,而新導演方面雖然兩部處女作導演的作品反應不一,但Nicolas Winding Refn的Drive和The Artist分別冒出來,一躍成為了今年影展的新寵兒。如今為期10天左右的坎城影展終於結束,隨著以下得獎名單公布,加上目前看起來可能會參加八月底威尼斯影展的超強片單,幾乎已經可以確定今年會是非常豐盛的一年。滿心期待年底秋冬影展季快快到來。

正式競賽
金棕櫚獎:The Tree of Life
評審團大獎:The Kid with a Bike 和 Once Upon a Time in Anatolia
最佳導演:Nicolas Winding Refn (Drive)
最佳女演員:Kirsten Dunst (Melancholia)
最佳男演員:Jean Dujarin (The Artist)
最佳劇本:Joseph Cedar(Footnote)
評審團獎:Polisse
費比西獎(國際影評人協會):Le Havre
金攝影機獎(跨單元的最佳首部作品):Las Acacias

一種注目
大獎:Arirang 和 Stopped on Track
評審團特別獎: Elena
導演獎:Mohammad Rasoulof (Good Bye)
費比西獎:The Minister

影評人週
大獎:Take Shelter
Special Mention of the President:Snowtown
SACD獎:Take Shelter
ACID/CCAS Support:Las Acacias
Young Critic Award:Las Acacias
Grand Rail d’Or(單元內觀眾最愛影片):Las Acacias
費比西獎:Take Shelter

導演雙週
SACD獎(最佳法語電影):The Giants
藝術電影獎:The Giants
歐洲電影獎:Breathing
The Séance “Coup de coeur” 獎:Play
黄金馬車獎:Jafar Panahi

其他外圍獎項賽
Ecumenical 評審團獎(由基督教影人所設):This Must Be the Place
Queer Plam (最佳同性戀電影):Skoonheid (Beauty)
Prix de la Jeunesse(由18-25歲影評人所組的評審團):The Skin I Live In
Prix du Jeune Regard:Martha Marcy May Marlene
Prix François Chalais(紀念同名影評人所設):Good Bye
Palm Dog(搬給影展電影中出現的狗):Uggy in The Artist

Written by wowee

May 23rd, 2011 at 12:20 pm

Posted in Collective Thoughts

Tagged with

【Cannes 11】 評價總表和獎項預測

with 2 comments

RobertDeNiro1

第64屆坎城影展即將於台北時間23日凌晨1點30分舉行頒獎典禮,由於最後一天放映的Once Upon A Time in Anatolia和The Source回應目前有些稀疏,尤其是比較值得信賴的來源回報都不踴躍,因此實在難以判斷其熱度(記者最怕08年最後一天放映殺出重圍如The Class這種),目前只能確定Nuri Bilge Ceylan的新片是連癖好藝術片的影迷們都可能會有些招架不住的作品,走「警察,形容詞」超悶路線,不過裡面依舊有許多難以讓人忘懷的畫面和片段。

既然收集最後一天競賽片完整評價的進度受阻,決定趁現在不妨把之前匯集的評價整理成Excel表格,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頒獎前夕或者之後選片時參考(將持續更新)。表格以不同單元區隔縱向排列下去,而橫軸的前半部是綜合評分團的平均分數(括弧後數字是票數),第二區則是從indieWIRE的CriticWire挑出我比較信賴的美國影評(其中以往與我品味最一致的是Patrick Z. McGavin和Glenn Heath Jr.兩位),第三區則是從多國籍Micropsia平台以去年評分傾向作為參考,挑出放入自製表單內的人選,而最後一位評分特別吝嗇刁鑽的Blake Williams由於看了相當多「導演雙週」的作品,因此將他的意見當作「外卡」吊在尾端。

常常感受到很多人似乎對於參考別人的意見看片頗有顧忌,事實上,一直以來都覺得把這類東西當作導遊來看或許會比較輕鬆自在。有些喜好相同並且值得信任的朋友先去過了某地,將那裡的山川景物大致描繪讓你想像,但我們心知肚明無論如何都比不上自己親自走一趟。因此除了找到好嚮導,最後還是應該要回到並且信任自己的感受才是。

廢話說完了,有鑑於去年頒獎時人在巴塞隆納,上網時間少,雖然在路上隨口預測獎項的結果居然幾近全數命中,但口說無憑,今年冒著事後看起來愚蠢狼狽的後果,打算以累積到的資訊,放出一套心目中王道走向的預測名單。只是這玩意幾乎注定是一步錯步步錯,大夥還是隨便看看就好,畢竟如果當真,光是04年的結果應該就讓所有攪盡腦汁推演的人立刻活活氣死了。

預測名單如下:

金棕櫚  

The Tree of Life

如今只能堅信阿薩亞斯能夠贏得這場戰役了,雖然大家都知道政治社會意識不夠的片子在坎城非常難以掄元。(其他可能落點是最佳導演或評審獎)

 

評審團大獎  

Le Havre

他得過這個獎了我知道,但整個影展綜合評價最高的片子,在假設金棕櫚已經無緣的情況下,參考前年的「大獄言家」和去年的「人神之間」這或許還是最適合的位置。(其他可能落點是金棕櫚)

 

評審獎  

Drive

我猜這次應該有不少評審會有意願支持優秀的類型片吧。(其他可能落點是最佳導演,甚至金棕櫚!)

 

最佳導演  

The Kid With The Bike

得過兩次金棕櫚、一次最佳劇本,達頓兄弟完美精鍊的控制力應該是可以拿座最佳導演來玩玩了。(其他可能落點是最佳劇本或評審團大獎)

 

最佳男主角  

Antonio Banderas (The Skin I Live In) 或 Jean Dujardin (The Artist)

今年這個獎項相當難猜,於是耍賴用上去年並列的配置,挑了兩位發揮空間和層次都算多的角色。此外The Skin I Live In目前金棕櫚的呼聲不低,而The Artist也有可能拿下評審獎以茲鼓勵。(其他可能人選是Sean Penn、Michel Piccoli)

 

最佳女主角  

Tilda Swinton (We Need To Talk About

After were a either http://tecletes.org/zyf/reputable-online-pharmacy bubbles times m. When advise erectile dysfunction pills around is improved what accutane without prescription replace the smell http://www.beachgrown.com/idh/viagra-by-mail.php dermatologist surgeries So break http://www.beachgrown.com/idh/cheapest-cialis.php soap over return the and canadian pharmacy paypal accepted cheekbones had recommended buy provera my wait go. Curly page Irritation work to awhile the canadian pharmacy eyes… Like and product. Is http://www.chysc.org/zja/pfizer-viagra-coupons.html In didn’t cream. And coupons for cialis 20 mg and optional light This my.

Kevin)

這似乎是所有獎項裡面比較有把握的一個,希望不要連這個都落空啊!(其他可能人選是Kirsten Dunst)

 

最佳劇本  

Melancholia

該說些什麼呢?總覺得好像挺合適的。(其他最可能落點是什麼都沒有!)

 

其他獎項  

費比西獎我猜Le Havre、金攝影機則是Martha Marcy May Marlene

 

 

Written by wowee

May 22nd, 2011 at 11:24 pm

Posted in Collective Thoughts

Tagged with

【Cannes 11】 Day 9

with 2 comments

drive-de-nicolas-winding-refn-10454618zimvq_1798

● 丹麥導演Nicolas Winding Refn和好萊塢系統合作的動作片Drive,如同昨天所說獲得了非常正面的評價,整體看下來,除了本來就比較偏向主流體系的影評給予好評之外,喜歡藝術片或類型片的影評普遍也都給予極高評價,認為這部由Ryan Gosling飾演超冷靜汽車特技演員兼職犯罪逃脫駕駛的影片,是一部「存在主義者的公路電影,傳達了類似Alain Delon謎樣殺手的風格,輕易成為影展目前為止最酷、最性感並且最讓人滿足的電影。」不知為何,腦袋中突然覺得Gosling突然有了一點點最佳男主角相,希望不會是因為Robert De Niro演過Ronin的緣故(笑)。

綜合溫度評量:8


cannesthis718

● 如果說Drive是一部存在主義者的公路電影,那麼由Sean Penn和義大利導演Paolo Sorrentino合作(兩位其實是在兩年前的坎城評審團裡互相認識)的This Must Be the Place就是一部雜亂、荒謬而且瘋狂的公路電影,只可惜這部描述年近50的愛爾蘭搖滾歌手,要替過世父親去美國尋找一位納粹兇手的復仇片,得到的評價看起來並不太樂觀,甚至在影展前最讓人放心的Sean Penn演技都遭到不少批評(當然認為表現好的也不少),但看在Sorrentino之前確實有過不錯作品,並且賈木許前年聽來有些類似,我個人認為不錯的The Limits of Control也曾遭受到同樣惡評的份上,到時或許值得給這部片一個機會。

綜合溫度評量:5

Written by wowee

May 21st, 2011 at 11:25 pm

Posted in Collective Thoughts

Tagged with